不久前,國家發(fā)改委印發(fā)《煤炭工業(yè)發(fā)展“十二五”規(guī)劃2012年度實施方案》,明確了煤炭工業(yè)2012年工作重點,并提出“推進煤礦企業(yè)兼并重組”、“培育大型企業(yè)集團”、“有序建設大型煤炭基地”等21項重點任務。這是煤炭工業(yè)“十二五”目標的年度分解,也可理解為當前的救市措施。煤炭產量能限得住嗎?筆者認為未必。
《方案》提出的全國煤炭產量預期目標是36.5億噸,其中,內蒙古、山西和陜西分別為9.2億噸、8.1億噸和4.0億噸,合計比去年實際產量減少1.26億噸。這一預期目標的設定,可能影響接下來國內煤炭市場的運行。
今年2月份國家統(tǒng)計局公布的去年全國煤炭總產量只有35.2億噸,36.5億噸的預期產量較去年產量增加1.3億噸,加上今年煤炭凈進口保守估計增加 6000萬噸以上(前7月煤炭凈進口同比增加6197萬噸),全年煤炭供應量同比增長5%以上。但是,受統(tǒng)計口徑、統(tǒng)計方法不同等影響,統(tǒng)計局的產量數(shù)據(jù)遠低于實際產量。從各省區(qū)公布的數(shù)據(jù)看,去年內蒙古、山西和陜西煤炭產量分別達9.79億噸、8.72億噸和4.05億噸,據(jù)此測算,全國原煤總產量在 37億噸以上。從2008年以來,全國煤炭生產重心已加快向內蒙古、山西和陜西轉移,最近兩年全國原煤產量增量也集中在這些地區(qū)。如果今年三省區(qū)產量減少 1.26億噸,全國總產量不可能增長1.3億噸。也就是說,36.5億噸的產量預期,實際較去年減少。
今年1~7月,內蒙古、山西和陜西分別完成原煤產量6.01億噸、5.35億噸和2.54億噸,按照占全國總產量比重61%測算,全國原煤總產量約為 22.79億噸,月均3.26億噸。如果實現(xiàn)《方案》確定的預期目標,8~12月份,全國月均產量將降至2.74億噸,較1~7月份月均產量下降 15.7%。其中,內蒙古、山西和陜西分別降至6377萬噸、5502萬噸和2912萬噸,較1~7月份月均產量分別下降25.7%、28.0%和 19.8%。盡管經(jīng)濟增長放緩導致煤炭需求疲軟,但多數(shù)高耗能產品產量還在增長,只是增幅放緩。如果8~12月份內蒙古、山西、陜西以及全國月均煤炭產量較前月分別下降25.7%、28.0%、19.8%和15.7%,國內煤炭市場的供求局面必然發(fā)生重大改變,甚至轉變?yōu)楣┎粦蟆?br />
首先,限產指標如何分配是限產面臨的第一個難題。2008/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,限產主要以淘汰落后產能等名義關閉小煤礦實現(xiàn)的。經(jīng)過三年多全國范圍的資源整合,小煤礦數(shù)量大大減少?!斗桨浮诽岬剑本?、山西、內蒙古、江蘇、浙江等省(區(qū)、市)小煤礦已全部退出,今年山西和內蒙古淘汰落后產能計劃均為0,陜西也僅計劃淘汰5處煤礦,涉及落后產能20萬噸。因此,目前限產顯然已不能通過淘汰落后產能或關閉小煤礦來達到目的。在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情況下,要求地方煤礦或國有整合礦井限產,對企業(yè)無疑也是不公平的。因此,壓縮產量如何分配顯然是個難題。
其次,要求企業(yè)按同樣比例壓縮產量未必能限得住。簡單辦法是每個省區(qū)均要求煤炭企業(yè)按照相同的比例壓縮產量。如果真這樣,煤炭供求局面必然很快扭轉,市場也將觸底反彈。但相信很多煤炭企業(yè)會陽奉陰違,表面上答應限產,實際仍滿負荷生產。這種博弈最終導致產量未必限得住。另外,近幾年一批新建大型現(xiàn)代化高效礦井陸續(xù)投產,資源整合后一批技改礦井也陸續(xù)恢復生產,這些企業(yè)的投資尚未收回。如果限產,除了遭受停產損失、支付工資成本和管理費用之外,還需支付數(shù)額不低的井巷維護費用。所以,很難有企業(yè)愿意主動大幅限產。經(jīng)過6月份煤價大幅下跌之后,7月份,內蒙古、山西和陜西當月煤炭產量雖然較6月份均有不同程度回落,但仍分別高達8397萬噸、7198萬噸和4048萬噸,遠高于預期月均產量。
最后,如果限產帶動煤市反彈,煤炭進口會進一步增加。6月份以來國內煤價大幅回調,令從事煤炭進口業(yè)務的貿易商措手不及,暫時中止了部分進口合同。為了避免價格持續(xù)下跌,國外礦商也縮減了煤炭產量。國際市場煤炭供給充裕,如果國內煤價回升導致海外采購需求增加,出口國煤炭產量必然回升,煤炭進口量進一步增加。這樣的話,即便國內限產,整體煤炭供應量不一定減少。相反,國內限產,進口煤市場份額進一步上升,國內企業(yè)市場地位和經(jīng)濟利益兩方面均受損。